欢迎光临橙果MALL-科技成果交易平台!
首页  >  专家详细

涂传诒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专家简介:

涂传诒,男,1940年7月生,汉族,北京市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先后于1980~1981年在美国天主教大学、1988~1990年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高空研究所从事合作研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200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涂传诒教授主要从事太阳风湍流和形成机制方面的研究,发表的代表性论文(1)《The Damping of Interplanetary Alfvenic fluctuations and the heating of the solar wind》(Tu, 1988,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Vol. 93, Pages 7-20)和 (2) 《Solar wind origin in coronal funnels》(Chuan-Yi Tu, Cheng Zhou, Eckart Marsch, Li-Dong Xia, Liang Zhao, Jing-Xiu Wang, Klaus Wilheilm, 2005, SCIENCE, Vol. 308, Pages 519-523)。至2006年5月,涂传诒(含合作)发表论文中有75篇共被SCI引用1766次,其中涂传诒为第一作者的文章共被引用1206次。其中4篇第一作者论文每篇被SCI引用超过100次,16篇第一作者论文每篇被SCI引用20次以上。涂传诒在该领域中取得自主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包括如下内容:发现太阳风中存在湍流串级过程。发现太阳风加热的能源来自湍流串级能量。提出太阳风能量供给和传输机制。首次把阿尔芬波传播理论与磁流体湍流理论结合起来,创建了描述太阳风湍流传输特性的“类WKB湍流理论”。在此基础上又创建了太阳风阿尔芬湍流串级加热理论和推广的湍流间歇理论,从而开辟了新的研究道路。通过合作研究发现太阳风流动起源于极区冕洞磁漏斗结构中光球层上方五千公里至二万公里的高度范围。提出沿径向的太阳风流动是由垂直径向大尺度对流运动驱动的新观点,突破以往学术界流行的太阳风起源于一维流管的想法和理论。提出五千公里尺度或更大的磁圈在磁漏斗结构中的磁重联供给太阳风初始的质量动量和能量。
涂传诒教授作为唯一获奖人,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9年和2001年),获得国际科联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颁发的Vikramsarabhai奖章(1992年),获得首届王丹萍科学奖(1992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2年),获得陈嘉庚科学奖(2006年)。

联系我们

  • 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 联系电话:010-68709919
  • 邮       箱:zhonghui@niita.cn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3号楼

官方微信

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版权所有 Rights Reserved ICP证: 京ICP备2021031015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7544号